宝宝免费起名可关注微信公众号------《梓音》
来源:【咸宁日报-咸宁网】虽然距离几千里,上海的疫情却牵动通城的心。连日来,不少在沪的通城老乡陆续收到家乡的“爱心礼包”,纷纷通过发微信、发视频、写信等多种方式“晒幸福”,表达对家乡的感谢。“觉得特别幸福!家乡没有忘记我们!”5月4日,通城在沪游子李鑫花收到来自家乡的援沪物资后激动不已。电话中,她告诉记者,在这特殊时刻收到家乡的援助物资,特别感动,特别
来源:【咸宁日报-咸宁网】
虽然距离几千里,上海的疫情却牵动通城的心。连日来,不少在沪的通城老乡陆续收到家乡的“爱心礼包”,纷纷通过发微信、发视频、写信等多种方式“晒幸福”,表达对家乡的感谢。
“觉得特别幸福!家乡没有忘记我们!”5月4日,通城在沪游子李鑫花收到来自家乡的援沪物资后激动不已。电话中,她告诉记者,在这特殊时刻收到家乡的援助物资,特别感动,特别自豪,特意手写了一封感谢信,表达感恩之心。
收到家乡“爱心礼包”的还有高乐镇新高苑小区的戴旻孜。5月3日,他通过上海市咸宁商会通城分会的工作人员收到家乡的援助物资,既惊喜又意外。“自己很早就进了上海市通城老乡群,看到很多老乡都领到了家乡的援助物资。这些物资和一封慰问信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,就觉得家乡政府把我们每一个在外打拼的游子放在心上!”
据介绍,援沪礼包里除了食用油、大米、挂面这些基本生活食材,还有干菜、饼折、紫苏酱等“家乡味道”以及《致在沪通城老乡的慰问信》。
“拿到物资的时候,小区门口的大白和邻居无不赞叹家乡政府的暖心之举,像信上所写的‘此心安处是吾乡’,真心为家乡党委政府点赞!”戴旻孜自豪地说。
据了解,为帮助在沪通城籍群众渡过难关,4月以来,通城县工商联对接上海市咸宁商会通城分会,制定了物资采购运输方案,积极与县内相关生产销售、运输企业对接采购运输事宜,有序有力推进援沪工作。上海市咸宁商会通城分会通过小程序、微信群等平台,及时梳理在沪通城老乡需求,主动派送救援物资上门,共计发放救援物资2000余份,让在沪通城老乡真正感受到来自家乡的温暖。
(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珊珊)
本文来自【咸宁日报-咸宁网】,仅代表作者观点。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。
ID:jrtt
宝宝免费起名可关注微信公众号------《梓音》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xieeor.com/641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