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角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(十角兽财税系统)

宝宝免费起名关注微信公众号------《梓音》

我国历史上各代封建王朝,为维护其统治,除使用政治、军事手段外,还采用精神手段——宗教,来腐蚀、麻痹、瓦解人民的反抗斗争意志,使人们盲目自愿忍受统治者的残酷压迫、剥削,认定是命里注定的,只有烧香拜佛,吃素行善,才能得到菩萨保祐,来世变富贵,否则死后下地狱,要受阎王惩罚。另一方面,在古时候文化、科学和生产都很落后的情况

我国历史上各代封建王朝,为维护其统治,除使用政治、军事手段外,还采用精神手段——宗教,来腐蚀、麻痹、瓦解人民的反抗斗争意志,使人们盲目自愿忍受统治者的残酷压迫、剥削,认定是命里注定的,只有烧香拜佛,吃素行善,才能得到菩萨保祐,来世变富贵,否则死后下地狱,要受阎王惩罚。

另一方面,在古时候文化、科学和生产都很落后的情况下,人们由于缺乏对自然界的认识,在遇到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时,就去祈求神灵保祐,以免灾祛难,风调雨顺,年年丰收。

因而,那时迷信之风盛行,人们自己集资兴建的庙宇遍布各地,仅后营子乡境内,群众就集资建庙七所,其中六所建于清代,历史较为悠久。这些庙中都曾住有老道,每天撞钟烧香念经礼拜,老道的生活和庙里的日常开支,除靠施主布施,也靠庙地来维持。各庙的建筑式样和内部陈设,大体相同。都有铸铁大钟,钟上都浇铸有建庙年代和施主姓名.古庙正殿都挂有木匾,有的庙里还竖有石碑,刻写的内容和铸铁大钟上的相同。

古庙都有正殿、庙门和戏台,有的还有东西禅房.其式样多为雕梁画栋,有的还是飞檐斗拱结构,有的大吻正脊和脊垂都装饰角兽。庙宇古朴典雅,颇具民族特色,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能。一般庙内设有泥塑的观音、龙王、奶奶、土地等神像,供善男信女朝拜烧香。正殿墙上都绘有壁画,既有风伯、雨师、雷公电母,也有花草树木及古人生产、生活等图像,绘画精巧,栩栩如生。正殿东、西两侧的禅房,供老道住宿,在清代和民国年间,也曾被作为私塾房,也曾作为乡、保公所的办公室,解放后则曾作为小学或区、乡政府办公的地方。

戏台供演戏使用,一般在农历六、七月间,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——晋剧。演戏目的有两个,一是改善人民的文化生活,每当某村演戏时,方园数十里内的农民,也常扶老携幼赶来观戏;二是出于封建迷信,为求神灵保祐、万事如意,免灾祛难,叫演平安戏;如久早无雨而祈求龙王下雨,叫求雨戏;如下雨及时,使农业丰收而演戏,叫谢雨戏;如妇女不生育,则到庙中向奶奶神像烧香,祈求生儿育女。

一般庙院中栽有榆树甚至柏树,有的庙门外也栽有树木,枝叶繁茂苍翠,树影婆娑,使古庙显得幽雅别致,富有诗情画意。解放后古庙中的老道都离去,庙宇无人管理,年久失修都破残不堪,有的已被拆毁或火灾焚毁,无一完好。

一、大董瓜庙

位于包石铁路十六点五公里的大董瓜村。约建于清乾隆五年(1740年),已有二百四十多年历史,为本村辛、吕两大户出资所建。庙宇地势呈台阶形,正殿最高。向南三米,东、西两侧为禅房,比正殿低一点八米。庙门向南约四十米为戏台。庙院为片石铺地,四周有片石垒砌的围墙。据说庙内曾竖有建庙石碑,但现已丢失。

正殿面积为6×3.5米,两侧是偏殿,面积为3.5×3 5米,墙是采用当地片石拌以粘土垒砌而成,墙厚0.5米,房檐高约2.8米,房顶中央高约4.5米。正殿和偏殿墙上抹有黄泥和石灰,墙上绘有彩色壁画。正殿和偏殿分别塑有观音、龙王、奶奶等塑像,其中黑脸龙王是从山西河曲县背来的。

正殿和戏台、庙门的屋顶都有角兽,是飞檐斗拱式结构,古朴典雅,筒瓦规格为20×10厘米,弯曲半径五厘米。戏台高约一米,面积约6×7米,四边垒砌石块。正殿房梁下挂有一块木匾,还挂有两口一大一小的铸铁钟

西禅房为三孔石窑,建筑面积为10×3.5米,窑高约2.5米,窑内比庙院地面低0.5米,石窑完好,是村里的库房。东禅房是一出水抹泥屋顶的房舍,建筑面积和西禅房相同,房檐高约2米,房顶高约2.8米,墙用石块垒砌,厚0.5米,外抹一层泥。庙院中两株榆树仍苍劲挺拨。

建国前,古庙戏台曾演过不少次戏,禅房曾作为私塾办学多年,同时庙中一直住有老道,其中有一个是和林县人,民国十七年(1928年)后又换另一老道。

二、鸡毛窑子庙

建于鸡毛窑子村东的小山丘下,为清嘉庆年间(1796年一1820年)所建,建庙具体年代已失传,庙宇地形呈台阶形,正殿最高,向南两侧为东、西禅房,比正殿低。庙门外又比庙院略低,庙门南为戏台。其建筑形式与规格和大董瓜庙大同小异。

三、前营子庙

位于后营子乡南部的前营子村,建于清道光三年(1823年),已有一百六十多年历史。庙宇地形呈台阶形,正殿最高,地基高出地面0.7米,本有石头台阶,正殿两侧为偏殿,偏殿南为东、西禅房,地基都比正殿低一尺左右,正殿南约三十米为庙门,有台阶,庙门外地基比庙院低两、三尺。庙院有砖砌围墙。庙宇的建筑形式与大董瓜庙大同小异。

从正殿到庙门约三十米,铺设有一条宽二点一四米的路,路两边用青砖侧立铺地,中间用卵石铺成两行0.8×0.8米的方块,方块四周用青砖平铺,方块内又用青砖侧立铺成两条对角线,其余为卵石铺地。

庙内现尚遗留一块民国十六年(1927年)为解决本村争水浇地而立的石碑,碑上镌刻有公议的浇水公约,字迹工整秀丽,唯个别宇已缺损。石碑规格为119.5×15厘米,碑底部有一榫头,体积为12×20.5×15厘米,说明石碑原来尚有底座。

四、大庙

位于后营子乡北部的大庙村,该村原名杨达窑子,自建以古庙后,才改叫大庙村。著名的战国长城,便横亘在村北的土丘上,远眺东西无极。该村也是公路交岔点,东可到盛产煤炭的石拐,向西可通包头市青山区,向北可抵固阳县,南可达包头市东河区。

古庙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(1842年),已有一百四十多年历史。它北靠小山丘,东临山沟河槽,西倚包固公路。庙宇建筑呈台阶形,古庙由正殿、偏殿、东西禅房、庙门、戏台和围墙组成。庙门和戏台屋顶都为筒瓦,飞檐斗拱结构,青砖墙,气势雄伟壮观。庙门地势最低,其它建筑形式与大董瓜庙大同小异。

五、开洲窑庙

位于后营子乡东南部,包石铁路八点四公里处的开洲窑子村,约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(1846年),是由本村和附近村落的王、张、高、毛、杨等大户出资修建的。古庙包括正殿、偏殿、东西禅房、庙门。庙门南约三十米处是戏台。古庙建筑形式与大董瓜庙大同小异。

六、后营子庙

位于乡政府所在地的后营子村,建于清同治元年(1862年),已有一百二十年历史。传说本庙是学习仿照山西五台山庙修建的,原建在村东一小丘上,后改建在村内平地上。出资建庙的有"公合兴"、"公合长"、"同兴成"(都是本村人在城内开设的商号)、康会四兄弟、张元桂、冯如山、赵曾仁、赵曾昌等。

正殿、庙门和戏台都是筒瓦大屋顶,飞檐斗拱结构,建筑宏伟壮观,古朴典雅,是包头农村靠乡民集资建庙方面规模较大,做工讲究,并富有民族特色的一所庙宇。

正殿地面比庙院高0.6米,四周用条石垒砌,正殿外墙为青砖,规格为28×15×6厘米,内墙为土坯,墙厚0.43米,内墙抹有泥和白灰,墙上绘有彩色壁画。正殿面积为6×10米.殿内立柱有方形柱石撑地,梁上挂有一块木和匾一口铸铁大钟,殿内塑有白脸龙王塑像,两侧分别塑有龙母和巡河夜叉塑像。殿檐高约3.2米,殿脊高约5.2米,东、西墙头镶嵌有一条博逢花砖,殿檐有猫头滴水和花纹瓦当

东偏殿为三官庙(天官、地官、水官),西偏殿为奶奶庙,都比正殿低,面积约都为3.5×6米,砖瓦结构,内墙为土坯。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为奶奶庙生日,届时乡民陆续前来庙中烧香拜佛、布施,祈求生儿育女。

正殿南三米两侧为东、西禅房,地面比庙院高0.2米,筒瓦屋顶,外墙为青砖,内墙为土坯,抹有泥和白灰,墙厚四十二厘米,面积为9.43×5.3米,房檐高2.53米,屋脊高约4.5米,房檐镶嵌有猫头滴水和瓦当,东、西禅房距十五米。清末民国年间,禅房曾作为私塾房办学多年,同时也曾作为乡公所的办公地,建国后,也曾作为区政府办公地。

正殿的东、西墙和禅房的南北墙,都垒砌呈马鞍形,在墙顶端处,镶嵌着一行博缝青砖,在它下面还镶嵌着一行直径约10厘米的园形花纹图案青砖和飞檐斗拱的殿角相衬托,使庙宇建筑更显得古雅别致。

正殿南二十米为庙门,铺有一条用青砖和卵石筑成的路和前营子庙院内铺设的路相似。庙门有石制门槛,两扇宽大而厚实的木头大门,门上铆有几行铁钉,还有一副门鼻,门鼻上装有一副铁环。

庙院围墙用青砖垒砌,院内有两株榆树、一株杏树和桃树,庙门外也栽有四、五株榆树。

庙门南约六十米为戏台,四周用条石垒砌,上有筒瓦大屋顶。建国前,几乎每年在此演戏,由义和社负责,本村和冯四圪卜、沙尔沁窑子等村的姓田、赵、张、吕、杜等大户轮流担任会首,负责筹集戏款和安排演戏等事。

庙内原住有老道,村里每年按地亩摊钱给老道,作为买香钱。民国年间,头一个老道叫张二娃,本地人,民国十七年(1928年)去世;第二个老道叫高纯火,萨拉齐人,娶有妻子,生有儿子,直到解放才还俗离庙他去。本庙尚有不少庙地,在沙尔沁窑子有二百多亩,全出租给农民。在本村尚有三十多亩,少数地由老道耕种,作为生活依靠,多数地也出租给农民,地租收入,作为庙里经费,供日常开支。

七、井坪庙

位于后营子乡西南的井坪村,最早建的一所古庙是在村内有水井的十字路口以北数十米的地方,据老人听前辈传说,古庙在清同治年间(1862——1874年)被洪水冲毁。到民国初年,由本村姓许、翟大户和附近村落的大户集资在村南重建一庙,其建筑式样与前述各庙大同小异。

资料来源:《包头郊区文史资料(第1辑)》1986年12月,作者:章瑞炽

资料整理:黄翔,网名“阴山小虫”,包头市本土文化研究中心 秘书长、包头九原博物馆 理事、包头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 副会长。读万卷书、行千里路、尝百般滋味。

宝宝免费起名关注微信公众号------《梓音》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470473069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xieeor.com/6228.html